杜仲

别名:《思仙神农本草经》、思仲《名医别录》、木棉《群芳谱》、玉丝皮、乱银丝、鬼仙木《新本草纲目》、丝棉树、扯丝皮、银丝树、白丝线、野桑树(湖南)

学名:Eucommia ulmoides Oliv.

科名:杜仲科(Eucommiaceae)

区域:华中山区(秦巴山地友淮阳山地)、南方山地(南岭以北、四川盆地以东)、云贵高原地区

标签:干旱


        杜仲为我国特产树种,早在公元前一百多年(离今约二千年左右),我国第一部由广大劳动群众(即“神农”)集体创作的《神农本草经》就记载了杜仲药效。我国著名药学家李时珍在其 所著《本草纲目》中,又考证了杜仲药名的由来。近代医学根据药理试验和临床应用,又证明 了杜仲治疗各期高血压症,颇有成效。
        杜仲的另一重要特性,全树除木质部外,各种组织和器官都含有硬橡胶(又名杜仲胶), 是各种电器的优良材料,特别是制造海底电缆必要的绝缘材料。杜仲木材亦是良好的家具、农具、舟车、建筑的材料。

形态特征

        落叶乔木,树髙可达15米,胸径可达40厘米。树干端直,枝条斜上;树冠卵形,密 集。单叶互生,呈椭卵圆形,有叶柄,有锯齿,长约7 - 10厘米,宽约3.5 - 6厘米,下面 脉上有毛。花单性,雌雄异株。花期3月或4月。果实有翅,长椭圆形,扁平而薄,成熟时 棕褐色、栗褐色或黄褐色,长3 - 4厘米,宽1 - 1.5厘米,内含种子一粒,间或二粒。果熟 期9 - 11月。从杜仲树皮形态特征上,可划分粗皮杜仲和光皮杜仲两个类型。
        (一)粗皮社仲(青冈皮)
        树皮幼年呈青灰色,不裂开,皮孔显著;成年(10年)后,树皮变为褐色,皮孔消失, 开始发生裂纹,并逐渐由下至上发生深裂,呈长条状,不脱落,外(树)皮(木栓层以外死组 织干皮部分)及内(树)皮(木栓层以内活组织肉皮部分)分明,外皮粗糙,类似栎类树皮,故 当地群众叫“青冈皮”。
        (二)光皮杜仲(白杨皮)
        幼年树皮特征同粗皮类型,成年后,树皮变为灰白色,皮孔部分消失,20年后,除树干 基部以上1米以内渐次发生浅裂,并出现比较粗糙的外皮,其余主干、侧枝树皮均不发生裂 纹,外(树)皮、内(树)皮不分明,树皮光滑,类似响叶杨树皮,故-当地群众叫“白杨皮”。
        以上两种类型,根据在贵州遵义杜仲林场调查,在相同立地条件和同一林分中,两者树, 高、直径生长及树皮、叶片产量基本一致,但可供药用和提胶的内皮重量和厚度,光皮杜仲 显著优于粗皮杜仲类型。根据分别类型从主干由下至上0.3米、1.0米、1.3米、2.0米、 2.5米处各取100平方厘米样皮测定粗皮类五块样皮总重量(湿重,下同)为168.8克,光 皮类总重量为156.1克,前者略重于后者,但粗皮类内皮重只占总重量63.4%,仅107.02 克,而光皮类则占88.7%,为138.46克,后者比前者重22.3%;粗皮类五块样皮平均总厚 度为6.0毫米,光皮类总厚度为4.4毫米,前者亦厚于后者,但粗皮类内皮厚度只占总厚度 的51.7%,仅3.1毫米,而光皮类则占81.8%,为3.6毫米,后者比前者厚13.9%。
        根据对粗皮类型与光皮类型的树皮形成进行解剖研究表明,粗皮类型的外树皮之所以较 厚而又粗糙,是由于次生韧皮部中木栓形成层,形成在次生韧皮部中较内的位置,且木栓形 成层的活动仅1一2年。当其形成周皮层后,新的木栓形成层在-次生韧皮部中更内的位置发 生,并形成新的周皮层。随着树龄増加,树皮总厚度増厚的同时,死的外树皮层也愈积愈厚, 并发生深裂纹。而光皮类的外树皮之所以较薄而又光滑,是由于幼树初次形成的木栓形成 层可以活动若干年,随后形成的新木栓形成层,只在接近活树皮表皮次生韧皮部中发生,也 能活动若干年。且木栓形成层形成的周皮层中木栓层较薄,又处于树皮的表面,很易脱失, 而具有活细胞的绿皮层形成较厚,因而,随着树龄增加,树皮总厚度増厚的同时,除主干基 部外,其余部分外树皮厚度很薄,不致发生深裂,而木栓层以内均是活树皮(肉皮)部分。因 此,光皮杜仲是一个优良类型,应是选优和繁殖的对象。由于长期自然杂交的结果,当前留 存的植株个体,大部分是介于粗皮、光皮之间的中间类型,选优时应注意区分。

分布

        杜仲在我国分布区域很广,自然分布界限,大体在黄河以南,五岭以北。从分布的省(区) 看,北自甘肃、陕西;南至云南、广西;东抵山东、浙江;西及四川;中经安徽、湖北、湖 南、江西、河南、贵州等十三个省(区)。从地理位置看,北纬约22° - 42°,东经约100° - 120°,南北、东西横跨经纬度约20°,绵延二千多公里。至于主要产区,当推陕南、鄂西、 湘西、川北、滇东北及贵州全境。
        杜仲的垂直分布自然界限,一般在300 - 1,300米之间,个别地区达2,500米(滇东北), 主要产区多在500 - 1,100米之间。
        杜仲在国内外已引种驯化成功的范围很广,早在1896年,我国杜仲就已传入欧洲,1906 年又传入苏联,目前在法国的巴黎、英国的伦敦、日本的东京等都有我国的杜仲生长。建国以 来,国内引种范围更为广阔,早在1953年,首都北京就已引种成功,现已向北推移至东北 吉林省,其他如江苏、福建、广东也先后引种试种。扩大杜仲栽培范围,增加杜仲资源,在 我国不少地区都具备条件。

生物特征

        杜仲对气候适应幅度较广,耐寒性较强。根据自然分布区气候资料,年平均温度13 - 17°C,年降水量500 - 1,500毫米。但中心产区均属温和、温暖湿润气候类型,年平均温度 15°C左右,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,1月平均温度在零度以上,7月平均温度在29°C以 下。从国内已引种成功地区的资料看,杜仲在新区能耐一20°C低温;国外报道资料,甚至能 耐一40°C。但其耐寒性主要表现在根部,当秋天幼芽及生长点的保护组织尚未形成以前,或 春天萌芽以后,易遭受早、晚霜害,因此,引种到寒冷的新区,多实行矮林作业。
        杜仲对土壤、岩石和地形有广泛的适应性,但也有一定的选择性。根据杜仲中心产区的 土壤、岩石和地形,以及建国以来大面积营造杜仲林林分生长情况,杜仲在酸性土(红壤及 黄壤)、中性土、微碱性土及钙质土均能生长。这些土壤成土母岩有玄武岩、石灰岩、沙岩、 沙页岩及老冲积土等。立地的地貌类型有侵蚀、剥蚀山地地貌、岩溶(喀斯特)地貌,以及 平地、丘陵等,?地形部位有山脊、山坡、山麓、山冲以及阳坡、阴坡等。但是,这些多种多 样的立地条件,杜仲生长发育效果是不同的。过薄、过瘠、过干、过酸的土壤,杜仲会发生 生理上顶芽、主梢枯萎,叶片雕落、早落,或活而不长,生长停滞;特別是土壤酸度过强 (PH 5以下)的煤泥土,造林初期虽能成活,但5年以后即逐渐死亡。最适宜杜仲生长的土 壤是土层深厚、疏松、肥沃、湿润、排水良好,PH值在5 - 7.5之间。适宜的地形为山脚、 山中下部和山冲;岩石裸露的石灰岩山,岩缝间残存的石灰土,杜仲生长良好;坡度倾斜不 大的缓坡优于平地和陡坡;土层深厚的阳坡优于阴坡。
        喜光树种。根据在次生天然杜仲混交林的调查,林分内杜仲生长缓慢,枝叶稀疏,树冠 畸形,结实稀少,处于被压状态,甚至成为濒死木。而林缘木的生长发育状况和结实量显著 优于林内木;受光充分的空旷地上生长的散生木和孤立木,又优于林缘木。在人工林中,密 度小的杜仲林分,无论树高、直径、材积生长,以及树皮、叶片和种子产量都显著优于密度 大的林分。而通过透光伐后,直径生长立即回升。因此,杜仲不耐庇荫,造林密度不宜过大。
        杜仲是雌雄异株树种。但植株未达到性成熟前,不易从形态特征上加以辨别。一般由种 子繁殖的实生人工林,雌株比例占60%以上,雄株占40%以下。杜仲是风媒花,一般雄株 占15%比例,即可保证雌株受粉。
        萌芽力强,根际或枝干,一旦经受创伤,休眠芽立即萌动,长出萌芽条,一根伐桩,一 般可萌发10 - 20根枝条,最多可达40根。不加人为干预,自然地最后留存1株或2 - 3株。 这种萌生幼树生长迅速。根据在贵州遵义调査,一株25年生杜仲树,冬季砍伐后,由伐桩 萌发出的一株4年生萌生幼树,树高5.5米,.胸径8.5厘米,超过同一立地条件下12年生 实生树生长速度。贵州遵义杜仲林场矮林作业试验,定植三年截干,当年萌条高生长一般都 可达到2米,超过或接近未截干前四个生长期生长量总和。
        杜仲中心产区群众经验,老龄杜仲采伐后,根株萌发力弱,壮、幼年树萌芽力强;冬季 采伐,翌春萌芽,当年秋季即可木质化;春、夏采伐,萌芽力弱,甚至不萌芽。此外,生长 在光照充足的田坎土边杜仲树,侧根露出或靠近土表,或因受机械创伤,也可萌发出根蘖 条,一株成年杜仲树,一般可由侧根另萌1一2株根蘖树,最多可达4一5株。
        杜仲萌芽力极强的这种特性,是实行无性更新和矮林作业的有利条件。
        杜仲是深根性树种,有明显的垂直根(主根)和庞大的侧根、支根、须根系。主根下扎深 度1.35米,根幅3米以上,?吸收根密集,遍生于主根上部、侧根及支根上,分布于表土层 以下5 - 30厘米之间,且趋向水、肥较多的一方。在土壤板结、粘重、石砾、石块含量较高 或土层浅薄的杜仲根系,主根发育受阻,侧根得到充分发育,并表现出适应不良环境的顽强 能力。侧根能绕过石块并沿岩石节理、缝隙伸长生长,吸收水分、养分,整体根系下扎深度 仍能达到70 - 90厘米,有足够着生力量支持地上部分,不致发生风倒。杜仲根系适应环境 能力很强,也是山区保持水土的优良树种。
        杜仲育苗在苗木生长初期,有立枯病感染和地下害虫危害根部,而大面积杜仲纯林,散 生木或孤立木均少见病虫危害,具有较强的抗病虫能力。

生长与发展

        根据天然杜仲林树干解析材料,树髙生长初期缓慢,速生期出现在10 - 20年间,年平均生 长量0.4 - 0.5米,20年后渐次下降,至35年,年生长量约0.3米,此后急剧下降,35 - 50 年,年生长量仅0.1米,50年后,因杜仲分枝为合轴分枝,发生自然枯梢,树髙生长基本处 于停滞状态。胸径生长,初期缓慢,速生期出现在15 - 25年间,年平均生长量0.8厘米,25 年后,渐次下降,至40年,年生长量0.5厘米,40年后急剧下降,至50年仅0.2厘米,此 后增长十分缓慢,年轮线已难以辨认。材积生长速生期出现在25年以后,连年生长与平均生长量约在50年相交。贵州遵义杜仲林场21年生人工林树干解析材料证明,树髙、胸径生长 速生期均较天然林提前4 - 6年到来,其中立地条件较好的林分,树高生长在2年以后即进 入速生期,年平均高生长量达1米以上。
        杜仲树皮随树龄增加而增厚、增重。根据杜仲天然林的调査材料,树皮生长过程基本上 与直径生长过程趋势相一致。因为形成层细胞向内分裂形成木质部快,向外分裂形成軔皮部 亦快,反之亦是。根据树干解析,25年生为胸径生长髙峰期,其地际树皮厚度(包括内、外皮) 为1厘米,115年地际树皮厚度也只有1.6厘米,在90年期间,树皮增长厚度仅有0.6厘米。 但树皮产量(重量)虽随树龄増加而增重,受立地条件影响变化大。如同为22年生杜仲树,生长在土层深厚、肥沃和光照充足的孤立木,单株树皮(包括干皮、枝皮)湿重为34.93公斤,而生长在土壤干燥、石砾含量较高和光照条件稍差的散生木,单株树皮湿重只有8.15公斤, 两者相差达4倍以上。

栽培技术

        荒漠化资源

木材性质及林产品利用

无相关信息

更新

无相关信息

主要虫害防治

无相关信息

经济价值

无相关信息